中鐵九局盤營客運專線工程TJ-1標段項目經理部第二綜合作業(yè)隊繞陽河特大橋管段長為11.215k m。起點里程DK11+712.5,終點D K22+915. 290橋梁跨越二夾河、繞陽河右堤、繞陽河主河道、繞陽河左堤、京沈高速、太平開發(fā)區(qū)道路、太平河,結構形式為11孔20m. 7孔24m. 296孔32m箱梁,12孔40m現(xiàn)澆箱,3孔32m+48m+32m和1孔80m+128m+SOm連續(xù)梁。鉆孔樁共3120根,墩臺399個。
針對聲側份堵密和缺失總結旅因有如下幾條:
1、施工過程中不重視聲測管的制作安裝和保護.沒人負責檢查。
2、聲測管的管壁薄,其剛度、強度不夠,特別是接頭處剛度和強度更不夠,在鹼澆灌時聲測管易斷裂。
3、聲測管中線沒對準,不垂直,接頭不嚴,套管沒有接好,接頭沒焊好。
4、固定聲測管的U型扣間距太大,聲測管固定不牢,鹼灌注時聲測管可能會被折斷。
5、U型扣直徑偏大,易移位造成變形。
6、管頂、管底沒有焊嚴。
7、破樁頭時鹼塊掉入聲測管內。
8、導管埋深太長,導致浮籠引起聲測管折斷、漏漿堵塞。
9、聲測管安裝過程中沒有向管內加水,聲測管內外側壓力不一致,引起變形斷裂。
10、鹼沖擊使管變形,變扁或折斷。
11、聲測管加水過程中未加入清水,采用泥漿池中的水,導致泥漿沉淀聲測管堵塞。
12、澆注混凝土過程中,澆注人員提導管和下導管時沒有居中,導致導管將聲測管掛掉,導致聲測管缺失。
對聲側份堵鑫和缺失解決方法分以下幾個階段:
第一階段材質選擇:
聲側管應具有一定的強度、韌性及剛度,宜采用管壁厚度不得小于3mm。
前期我們施工的聲側管管壁為1 .2m m厚,已施工約265根樁,經基礎開挖后,發(fā)現(xiàn)每個墩臺均有1根、2根或多根聲測管堵塞現(xiàn)象,經研究討論后,決定將1.2mm厚的聲測管更換為3mm厚的聲測管。9月15日以后施工的樁基聲測管均采用3.Omm厚的聲測管。
第二階段安裝控制:
1、聲測管埋設在鋼筋籠內側并等分鋼筋籠的圓周,即:三根成等邊三角形布設。嚴格控制各管垂直、相互平行。其間距應保證等距離,相對誤差不大干3%。
2、接頭采用套管,套管長度不短于100m m,即將兩節(jié)鋼管接頭各套接SOmm以上。接頭必須牢固,不得脫節(jié)、折斷。
3、聲側管采用X10以上鋼筋彎成U型扣,焊接在加強筋內側或主筋上,每2m至少焊一個U型扣以將聲測管固定在U型扣內。底部每2m米焊一個U型扣,聲側管接頭處加焊一個U型扣。U型扣直徑比聲測管稍大些,以能穿人為準,以免聲測管在鋼筋籠內位移過大,防止折斷聲側管。要保證徑向變形不得大于管內徑的10%,縱向彎曲的矢量應小于12m m,確保超聲波換能器及其連接線能順利放下。
4,管頂面、底面堵口質量要符合要求。
第三階段使用控制:
1、聲側管在隨鋼筋籠下沉時,要求每下沉一節(jié)鋼筋籠,向管內注一次清水,以使聲測管內外壓力基本一致。下沉完畢后,應將測管注滿清水,并將外露管頭用鐵板焊接密封。
2、聲測管安裝工作要有專人負責,有人把關、有人檢查,責任落實到人。分別在鋼筋加工場地、灌注前、灌注中和灌注后四個階段分別進行檢查卡控。
3、在澆注樁基混凝土、基坑開挖、破除樁頭等作業(yè)中,必須采取嚴密措施,加強保護聲測管,防止變形、、折斷、堵塞等現(xiàn)象,以免影響基樁質量檢測。因此要從領導上、管理上、監(jiān)控上、操作上層層把關,高度重視聲測管的保護工作。
4、嚴格控制導管埋設深度使其符合驗標要求,同時減慢導管抽拔速度。
樁基聲測管堵塞嚴重影響基樁檢測,影響下道工序(承臺)施工。通過與第三方檢測(鐵科研)單位溝通,對于堵塞的聲測管一是采取通管的措施,二是對于無法通管的采取鉆芯取樣檢測。
基坑開挖后,對每根聲測管的深度進行量測,對堵塞的聲測管根據(jù)現(xiàn)場情況進行疏通。如是泥漿堵塞采用高壓水槍進行清理。對混凝土堵塞采用小鉆頭鉆機進行通孔。不能發(fā)現(xiàn)聲測管堵塞就直接取芯造成嚴重浪費。
當無法超聲波檢測時而采取鉆芯取樣,根據(jù)芯樣判定樁身完整性,依據(jù)檢測規(guī)程截取樣件做抗壓強度試驗,兩者做綜合評定,判定樁基的類別。
我中鐵九局盤營客專第二作業(yè)隊找的取芯單位為山東鐵正工程試驗檢測中心有限公司。通過鉆芯取樣,檢測單位已給我們出具部分樁基聲測管堵塞的取芯檢ail試驗報告,并將取芯檢測結果已報到第三方檢測單位。
通過對聲測管的材料、安裝及使用過程等控制,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效果。11月開挖承臺16個,聲測管堵塞現(xiàn)象明顯減少,聲測管堵塞的有8根,聲測管缺失的有3根,對下步承臺施工工期也得到了很好的緩解。不過聲測管的控制效果沒有達到預想的效果,在接下來的工作中我們會集中群眾的意見,加強管理,把聲測管堵塞問題進一步解決。